除了导航和定位,地图还能做什么?继去年在“百度地图生态大会”上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图”生态全景图后,百度地图展示了地图作为工业智能升级基础设施的能力。基于其在5月18日云志峰会上在各行业的转型实践,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图在B端、C端和G端的场景应用,推出了智能物流、智能停车和智能交通专网地图三大解决方案。除了导航和定位,在新的基础设施政策的背景下,地图有了新的机遇和任务。自今年3月初中共中央常委会提出加快推进国家计划中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以来,“新基础设施”频频出现在各种政府文件和媒体报道中,特别是今年突然爆发的COVID-19疫情,使“新基础设施”站在了资本市场的风口浪尖,成为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的焦点。在“新基础设施”覆盖的七大领域中,5G基础设施和应用、光伏电网和UHV、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智能交通和智能物流属于人工智能范畴,也与5G、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充电桩等领域相关。它们在“新基础设施”战略中的地位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回到几个月前,2019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号文件,要求中国交通完成三个关键转变:从追求速度规模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从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的发展到更加强调一体化和一体化;从依赖传统因素到更加注重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新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之一,智能交通和智能物流将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此时,作为一幅自然适合交通和物流行业场景的地图,也有新的机遇和任务。你为什么这么说?工业智能转型的实质是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行动”的闭环来改变和重塑工业管理和运行过程。在这个闭环中,时间和空间是两个最重要的数据维度。时间维度是对历史的研究和对未来的预测,而空间维度是位
不仅是导航和定位,还有运输和物流,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百度地图有手
浏览:159 时间:2024-8-25